鳥的日常管理,野生的鳥一旦適應了籠養的環境和飼料,要使其健康地生活,為人們鳴唱、“說話”、表演技藝,甚至繁殖後代,就需要精心管理。籠鳥飼養管理的關鍵,在於掌握規律性,即按鳥本身的生活規律來製定管理措施。因此,首先要摸索出鳥的生活規律(習性),再結合具體情況,參照鳥的健康狀態,找出合適的飼養管理方法。譬如,畫眉非常喜歡水浴,在南方飼養,一年四季都可如願;但在北方飼養,一到冬季天寒地凍,室溫也不太高,所以就不能每天水浴,只能選擇晴暖的日子或室溫適宜時進行。畫眉還喜愛沙浴,這在北方可隨時任其自浴;但到了南方,濕度大,沙土黏,需焙乾沙土才能沙浴。根據筆者多年的實踐經驗,籠鳥的管理大致可分為日常管理和四季管理2個方面。
日常管理
(1)飼料的搭配和餵法飼料的搭配要根據鳥的食性並結合飼養經驗而確定,然後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餵試驗,證明對鳥是適宜的以後,除季節性變化外,就不要輕易變動。尤其是對喜吃油料作物種子的鳥(黃雀、蠟嘴雀等)和食蟲鳥(點頦等),一旦其適應了人工飼料,切不可再餵簡蓽的“原始”飼料,否則,不但會影響食慾,而且可能需要像野生鳥一樣重新“認食”。假如鳥不再吃人工飼料,就會慢慢消瘦,最後甚至死亡。
餵食給水的次數和時間要有規律。一般常備飼料(粒料、乾粉料)可每週添換2~3次;軟料每天餵給;青綠飼料(葉菜、瓜果)當天早上餵,晚上把剩餘的取出(尤其是梅雨季節)。每天最好上午餵食、換水。餵前先給以聲音信號,使鳥建立條件反射,並將其喜歡吃的食物用手拿著餵,這對鳥的馴熟很有效。
(2)清潔衛生首先是注意食、水的衛生。常備飼料添換時,一定要檢查是否發霉、變質或蟲蛀。食罐中剩餘的料一定全部倒出,簸淨後再添新料。青綠飼料一定要消毒、洗淨、瀝乾後再餵。軟料在籠中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天。其次是注意食、水用具、棲槓(也稱棲木)和籠的衛生,要經常洗刷消毒。鳥糞的清理次數應根據鳥的種類確定,並按時進行。一般食蟲、食肉、食果實的鳥類糞便比較稀軟且數量多,應每周清理2~3次;食穀類鳥糞便比較乾枯,每週徹底清理1次即可。
(3)沙浴、水浴和日光浴這“三浴”是鳥本身習性的要求,但各種鳥需要的程度、時間跟自然界棲息環境有關,應逐漸摸索其規律。百靈科的鳥喜歡沙浴,一般新放上乾淨的細沙會馬上洗浴,一天數次;但當沙陳舊並混有糞便後,沙浴的次數會減少,這時就應立即更換。喜歡水浴的鳥,添飲水時會立即去“撲灑”。若氣溫適宜,應在水浴盤中註入浴水,待鳥水浴後取出浴水,在水罐中再添新鮮飲水。任何鳥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都不宜在強烈陽光下直曬,即使是生活在沙灘上的百靈,若沒有飲水,在陽光直射下也會被曬死。一般除整個冬季在暗無陽光的室內過冬的鳥需要補充日照外,正常條件下飼蕎的鳥無需專門進行日光浴。當然,在長期陰雨連綿的南方飼養百靈,就得設法使鳥多曬太陽。
我來說兩句